道魔 7
這是一條微微向下延伸的走廊。
顧绛一直沿着走廊向前走,在這種環境下,照明範圍有限的夜明珠起不到多大作用,顧绛還是把它塞進了衣袖裏,靠外放的精神探路。
這段時間持續使用精神外放,以精神力量取代五感去觀察世界,讓他別有一番感悟,也有些明白為什麽在修煉智能書百年的蒙赤行眼裏,世間一切都是通過感官來認知的,軌實為空。
在精神的世界裏,萬事萬物的存在和肉眼所見、雙耳所聽,甚至雙手觸碰到的,都不太一樣。
魔門以精神為根基,對世界的看法、行事的準則很多時候都與正道悖逆,魔門中人往往對生命缺乏認同感,手段殘忍,性情冷漠,也有一部分是受到了自身功法的影響。
在這種五感幾乎失去作用的環境裏,分不清方向,看不見東西,在漫長的黑暗中,正常人都會覺得壓抑恐懼,迷失自我,失去對情緒的控制,顧绛沒有這種感覺,他只覺得自己正向着一個龐大的漩渦靠近,就像靠近一座正在噴發的火山,一個正在陷落的天坑,一場足以沖垮城市的海嘯。
這種危險感提醒他,再走下去,就不能肆意外放精神了,就像脆弱的孩子不該把手伸進火裏。
脆弱。
他有多久沒有這種感覺了,在生命本質的差距上,覺得自己是脆弱的一方。
但他喜歡這種感覺,顧绛清了清自己太久沒說話而幹澀的嗓子,情緒越來越亢奮,他就是這樣的人,會獨自進行危險的實驗,明知道一旦出差錯會丢掉性命也要去做,在第一次接觸武功時,面對九陰九陽這樣的神功,他還是會好奇《葵花寶典》的效果去嘗試。
他骨子裏就是一個極度自控的同時、渴望冒險和挑戰的人,一個争強好勝也期待被打敗的人。
那個讓他發覺自身渺小脆弱的存在,時時刻刻提醒他,自己的前路還有很長,這片天地裏還有太多隐秘他未曾知曉,他懂的還不夠多,力量還不夠強,抵達的境界還不夠高!
在這條注定沒有盡頭的路上,最怕的是茫然不知前路,最忌的是自滿從此駐足。
顧绛終于走到了這條走廊的盡頭,不知從何處直沖而下的瀑布如銀河落九天,瀑布下泛着紅光的密道入口幾乎把瀑布都染紅,那幽深的血色通道就像是通往黃泉九幽的大門,分隔開陰陽兩界,連顧绛的精神都無法感知到那入口裏是什麽,或者說,他外放的精神一旦接觸到入口,就被其中的力量餘韻同化了,自然分不清彼此。
完全未知的前路,本能感知到危險的存在,陰森詭異的入口,都在叩問着來人是否真的要繼續向前。
顧绛舒了口氣,一縱身,踏着湍急的水面穿過瀑布,闖進密道入口中去。
——————
站在通道的邊緣,映入眼中的是一幅只應出現在奇幻傳說裏的奇景。
看不見盡頭的岩壁上長滿了奇花異草,可岩壁本身卻泛着熱氣,這石壁的後面時不時還有地火的光焰湧動,剛剛他在外面看見的血紅色,應該就是地火的顏色。
這裏本該炎熱至極,可光是顧绛目力所及,就有四五十條細長的瀑布從岩壁上沖入下方的地心大湖裏——從顧绛所站的地方下去要有兩百多米的深處,是一片如汪洋大海般無邊無際的地心湖。
地火熾烈可燃精鐵,地水卻陰寒之極,若非地火存在,這裏的水就該結冰了。
陰陽、水火、寒熱在這個奇異的環境裏融為一體,甚至催生出了五光十色的草木花卉。
顧绛出于好奇摘了一片草葉下來,只覺異香撲鼻、令人神清,雖未知具體藥性如何,但顯然效用極強。
對這些他從未見過的植物,他決定先放一放,等會兒再來研究,現在他要先往湖心的那座小島去,确切說,是盤踞了整座小島的巨型建築。
顧绛躍下岩壁,運轉真氣流動如風,他便在風中飄浮而行,對現在的顧绛而言,根本不存在氣力不濟的情況,心境中星移鬥轉,引動體內真氣與自然之力溝通,比起邀月時完全自洽的狀态,如今的他幾乎融入了自然環境裏,當然可以乘風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青年男子身上的衣服早在他進入南方時換成了本地的長衫,在大山中跋涉許久,又在這驚雁宮裏上蹿下跳地水裏來、火裏去,已經破損了不少地方,此刻被風吹得飄飄然,倒有了幾分不羁的古意。
顧绛渡過地心大湖時,低頭看去,發現水下有許多奇異的生物,成千上萬的發光魚群、似蛇非蛇的長條怪物、長滿觸須的大個圓球、頭角畸形的雙頭怪鼈——正是地面宮宇石刻上的異獸花紋。
顯然這處奇地在先,建造整座宮殿的人見到了這些奇奇怪怪的生物,才在驚雁宮的石壁上雕刻了那些圖文。
等他終于落到了足有半裏方圓的湖心孤島上時,一頭更加奇異的生物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通往高處宮殿的石階沒入湖水的地方,有一只石刻的大龜做向上爬的動作,而在這比人還高的巨龜旁邊,還趴着一只四足生物。它身體圓長,周身厚鱗,泛着青紅色,四只短足有勾爪腳蹼,長尾末端尖銳,正一下下掃着水,而它最怪異的頭部生得極大,額上有一對羚羊一樣的彎角,一頭粗長的鬃發自兩側垂下,連到口鼻處,長鼻翻起,阖着雙眼似乎睡着了。
這近兩米長的怪獸,竟有七分像傳說中的龍。
難道上古之時,黃帝得道、乘龍飛升的傳說,在這個世界,竟然是字面意思嗎?
顧绛故意落足重了一些,發出聲響提醒那小憩中的異獸,它果然猛然睜開了一雙碧綠的眼睛,頗為驚喜地看過來,但那情緒很快轉變為疑惑。
這只魔龍異獸智慧不低,有着自己的情緒和思維,它轉身打量了顧绛一會兒,慢悠悠地挪到了一邊,像是給顧绛讓出了道路,然後趴在石階上幽幽地盯着他,沒有攻擊,也沒有退去。
顧绛想了想,說道:“你是不是認識上一個來到這裏的人,他叫做傳鷹。”
魔龍竟真的對“傳鷹”二字有反應,它擡首長吟了一聲,又看了顧绛一眼,轉頭潛入水中離去。
顧绛沒有阻攔它,轉而看向另一邊的石龜,這一眼他就被雕刻者巧奪天工的技藝吸引了,仿佛活物一般的巨大石龜擡着一足,做向上攀爬狀,昂起的頭顱望着千層石階上聳立的宮殿,像是前來觐見宮宇的主人。
只要對華夏上古神話有所了解的人,看到巨龜出水的造型,就會聯想到傳說中的河圖洛書,伏羲因河圖而成八卦,黃帝因河圖而成《歸藏》,大禹得洛書治九洲,文王觀洛書成《周易》。
河圖洛書幾乎是天地易理、氣運王道的源頭至寶,如今世間流傳的兩幅圖文是南宋朱熹自陳抟處得來,并非上古完整的圖書。
一般來說,專研此道的大家都認為河圖洛書上記載的,是上古時的星圖,或是當時的山水地理圖,幫助人王劃分時節、治理河川。
顧绛跳上巨龜的背,仰頭看向那龜背,只見上面刻滿了符號圖形,他大略看了一下,發現若非易學大家,并結合前面大殿中的星圖,根本看不懂這些符號的意義,更不要說拆解出其中排列的道理了。
他蹲在龜背上一邊看,一邊心中默默推算了一會兒,最終還是坐下來,一邊算,一邊在自己的衣擺上記錄關鍵的節點。
起初他算得很慢,因為對這些符文的生疏,很多地方都要回頭确認過,再繼續往下推導,漸漸的,他越算越快,如果說之前的星圖是對天上星河的認知,那這幅龜背書就是山川地理,人間氣運的導向,兩者結合,才是完整的河圖洛書。
當顧绛推算出三成的符文內容時,他腦中的符文圖形化作了紛亂的畫面,那些被胎中之迷封鎖的記憶翻湧上來,和他不自覺運轉的精神相沖撞,激得周身真氣一滞,悶哼一聲,一口鮮血吐了出來。
顧绛擦了擦嘴角,沒有管突然恢複的記憶,繼續将龜背圖推導下去。
——————
去而複返的魔龍叼着一串果子爬上岸來,就見那形貌和傳鷹相似的生物盤坐在石龜背上,身上有一股血腥味,似乎是受了傷,它猶豫了一下,還是爬過去準備讓他吃點果子治好傷。
可它才爬到巨龜身邊,就停下了腳步,魔龍疑惑不解地昂首看着那個氣息強悍的生物,感覺他身上的氣息起伏不定,一會兒冰冷,一會兒熾熱,還有一種令它感到危險的氣息,似乎只要自己靠近,去打斷了那股力量的運行,就會受到致命傷。
這頭曾和闖入地宮的傳鷹鬥得不相上下,後結為好友的魔龍本性兇殘,若不是傳鷹打敗了它,它是不會和他和平相處的,更不要說成為朋友了,傳鷹給它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在魔龍的概念裏,這種兩足行走的生物會發出複雜的聲音,還有極為強大的力量,并不好招惹。
所以它沒有繼續上前,退回到了自己先前趴着的地方,觀察對方身上的變化。
在魔龍的眼裏,這個外面來的生物爪子在不停地動,快得幾乎只剩下殘影,這樣持續了很久,久到魔龍都去覓食了五次,他的動作終于慢了下來,與此同時,他的身體也越來越削瘦,身上的氣息也越來越弱。
等到他幾乎動也不動時,那股氣息也弱到幾乎不存在了。
魔龍有些失望地想,他要死了嗎?
——————
顧绛感覺到自己的精神已經透支了,完整的河圖洛書中記載的內容過于宏大了,它甚至在自己曾見過的天心長河之上,囊括了天地宇宙、人間氣運、過去未來的所有變化本質,越是探索,越是艱澀。
到了後期,他幾乎很難繼續推衍下去,可一旦停下,那些随勢而來的紛雜信息都會散去,那時,自己即便重新推起,也不過是得到一些普通的數理,無法再激發圖書中力量所蘊含的大道。
魔種激發着他的潛力、執着和骨子的狂性,為了求知、求道可以舍棄一切的魔性,使他根本顧不上自己如今的狀況,猶自往下推算。
他怎麽會停下?他怎麽能停下?
在他加入那一劑材料時,在他向天射出傷心一箭時,在他就要窺見天地至理時!
是魔種催發了他的執着,還是他的執着本身造就了這樣的魔種,明明消耗盡了精神,使得還未盛開的金色蓮花枯萎下去,依舊不肯放棄。
他的念頭越來越淡了,連意識都變得模糊,幾乎完全被自己推衍出的術數占據。
還有一點,還有最後一點。
趴在不遠處的魔龍忽然擡了一下頭,它确定,那兩腳直立的生物,沒了氣息。
就在它思考要不要去吃了他,或者把他的屍體拖到別的地方去,免得潮水漲上來時,把他沖走,以至于被別的怪物分食時,明明斷了氣的身軀上又湧起一陣波動。
魔門歷代對魔種的記錄都很模糊,因為這種幾乎凝聚了人一生修為、精華以成就的奇跡,有着突破常理的力量,歷代修行《道心種魔》的邪帝的确有“魔種,死生之變”的說法,但他們一貫是以他人的“死”來成就自己的“生”。
哪怕是借助邪帝舍利修行的向雨田,本質上,也是從舍利中汲取前代魔門帝君死後所留的力量,來修煉魔種,除此之外,也只有意外經歷生死的邪帝龍鷹因此修煉成最初的《道心種魔》,其餘邪帝都要以爐鼎來凝聚魔種。
而顧绛從來不向外求道,他的魔種以執念而成,卻一直弱于道心,直到此刻陷入死境,這超越生死的執念和生死之變中的凝練,終于使得他的魔種大成了。
金蓮謝後,紅蓮綻放,清江水以此為中心,漫開九川縱橫,連通五髒五感,唯紅蓮占據心府主位,叩開生死奇關。
明明已經生機斷絕的人,在化下最後一筆後,死而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