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 10
然而即便顧绛不喜歡悲傷的情緒和離別,人依舊像是過季的花,會凋零枯萎。
第三顆茶煙散服下的第十五天,王霄和與李青蘿夫妻倆又陪着女兒整日,待到日暮時,王霄和攬着有些犯困的女兒,望着西沉的紅日,漫天晚霞,輕聲叮囑道:“阿蘿,我的身後事随簡即可,我生時無功勞于世人,死後也不必驚擾喧騰,除了阿姐那一支,我也沒什麽親近之人,但你日後絕不要看在我的份上,卷進慕容家的事裏。”
王語嫣窩在父親懷裏,迷迷糊糊聽着他和母親說話,本能記下了,但分辨不出他話裏的意思,只聽到母親難得有些猶豫:“複兒畢竟是你的外甥,姐姐的獨子,就算不關慕容家的事,他也是語嫣的親表哥,他失去父母,獨自行走江湖,他日若有難處,我們能夠相助的,袖手旁觀也太過絕情。”
一貫柔和的王霄和此刻卻罕見的有些冷硬:“我年少時也覺得慕容家畢竟是姐姐的夫家,對他們家的行事雖有意見,卻也體諒,但這些年咱們見過宋國與西夏的戰事,遼國與西夏的紛擾,戰火一起,民不聊生。慕容家求光複燕國,恢複他一家的往日光輝,又要起多少禍亂?別說不能成事,就算成了事,不過是裂土封王,又添一處邊界,許多白骨。”
李青蘿嘆道:“我知道你的意思,我只是覺得他們這樣是不成的。複兒雖讀得詩書,學得武功,但他一不懂戰場軍事,二不懂民生文治,整日在江湖飄蕩,手下一個兵卒謀士都沒有,他本人又不是什麽驚世之才,也沒有惠及百姓的功業,就算江湖人知道他的名聲,他想舉事,又有幾個百姓願意相随?不過是拿他做反賊,連夜拖家帶口逃竄罷了。”
“我只是覺得真到了他們被朝廷圍剿的那天,保住他一人性命,也算對得起你姐姐。”
王霄和搖了搖頭:“你救他性命,然後呢?他若不死心,再起事來,造得殺業,你也要添一份責任在身。以他自幼受到的教訓,誰都勸不了他,日後他若別有際遇,願意放棄這野心,你們也可做尋常親戚走動,他若始終不肯放棄,那道不同,不相為謀。”
“不管他慕容家是事敗塗身,還是功成名就,你與語嫣都不要涉足其中。”
李青蘿應下了,因聽到自己的名字,王語嫣也應了一聲,換來父親的手在她發間萬分眷戀的輕撫:“就算抛開大義,我也不能讓自己的妻女因為顧念我,惹來禍事。”
“阿蘿你若是心軟時,想想語嫣,活人永遠比死去的人更重要。”
将在花香中睡着的女兒安置好,王霄和轉身離開了太湖山莊,沒有和任何人告別,李青蘿撐了一艘小船出來,載着他往太湖上去,這樣就很好了,就當他是出門游玩,久去不歸,不必要讓所有人圍着看着,傷心地等着他一點點咽氣。
伴他走過這最後一程的,只有妻子阿蘿。
顧绛沒有去送他們,既然走前沒有告別,那就是走時無需相送。顧绛看着書房中挂在牆上的劍,這是一件古物,挂在這兒更多是作為文人雅士的象征,卻難免讓顧绛想到一些古老傳說。
金庸世界有記載的劍法巅峰乃是春秋時的越女阿青,她與白猿學劍,一支青竹杖便能無敵天下,年華未及雙十,就達到了獨孤求敗四十歲後“無滞于物”的境界,越國三千劍士得她一縷劍影便能破吳。最終範蠡在姑蘇城內尋回了他魂牽夢繞的西子夷光,二人功成退隐,泛舟而去。
千年後,西施的容色枯朽,謀國的智者無蹤,越女的神劍不存,只有這悠悠湖上,傳說不絕,風光依舊。
四八雲端島,峰連二七蔥。湖平天宇闊,山翠黛煙朦。
十一年前,太湖邊上,病弱的名門公子給重重花影後的少女講起太湖,興起時念起詩來,卻只講了前兩句,再要往下說,忽覺語塞,沒有繼續。
如今,他摘下母親生前最喜歡的芍藥,戴在妻子鬓間,将這半截詩句續完:
“春在渚頭上,人游畫境中。歡聲騰四野,花映笑顏紅。”
——————
茶煙散的藥力讓王霄和的意識在不知不覺中歸于沉寂,沒有任何痛苦,就像是陷入了沉眠。
茶涼煙銷、曲終人散,只留下仿佛丢了魂似的李青蘿和哭泣不止的王語嫣。
顧绛讓王家人安排好王霄和的身後事,包括給姻親慕容家去信,雖然他們和慕容複沒什麽來往,王霄和依舊是他的親舅舅,去世了還是要告知他一聲。
慕容複比王語嫣要大十歲,王霄和跟着李青蘿去天山時,他已經有九歲了,對這個脾氣溫和的舅舅還有印象,但他那時候基本成天都在讀書練武,以期未來背負起光複大燕的責任,所以和這個病弱的舅舅相處不多,更不要說他的家眷了。
收到自己這位至親過世的消息,慕容複想起自己的母親,還是帶着四大家将從外面趕回來,參加了王霄和的葬禮。
這位同樣一度被爹坑得不輕的燕國皇室後裔英俊潇灑,風度翩翩,大概是外甥肖舅,他的樣貌和王霄和着實有幾分相似,來太湖山莊祭拜時,僅僅是站在那兒就看得李青蘿又落下淚來,慕容複見狀,也只能勸慰舅媽節哀。
慕容複手下的鄧百川和公冶乾是穩重的人,但另兩位家将風波惡和包不同就個性十分突出了,他們一個是武癡,一個是狂生,若非看在王霄和去後,王家留下的都是些婦孺,他們的嘴上不會如今日這般安靜。
尤其是風波惡,他聽慕容夫人說過,王家舅爺本沒有這十年的壽數,是王夫人家的一位長輩出手,對方不是不講理的人家,要帶走王家久病的少爺,總得給慕容夫人這個親姐姐一個安心,所以那位親自來見過慕容夫人。
老夫人後來對他們說起過那位李氏的長輩,并不認為她是江湖人,反而覺得那是位山中修行的煉氣士,懂續命長生之法,其人來去無蹤,神出鬼沒,有仙風道骨。
那時風波惡就想見識一下這山中煉氣士的輕功。
但這一日堂前祭奠,并沒有看到陌生的老者在,只有王夫人和表小姐帶着幾個家人,想來是年紀太大,不能奔波往來了。
王夫人倒是有不俗的武功傍身,但她是慕容複的舅媽,風波惡再混不吝,心中再怎麽好奇難耐,也不至于和她動手。
沒有架可以打,山莊裏又是孤兒寡母,他們這些男子不宜在此久留,盡到意思後就離開了,王夫人也沒有挽留。
王語嫣看慕容複的樣貌與父親相似,心中天然親近,但她想起父親臨去前的囑咐,又隐隐覺得父親并不贊同兩家過多往來,便沒有和這個大自己許多的哥哥說什麽。
葬禮結束後,顧绛返回天山,李青蘿帶着女兒在太湖山莊守了三年,才再度出門行走。
主人不在,家業還需人照應,王家的幾位管事畢竟年紀大了,不能一直幫她們做事。顧绛更不可能為晚輩一直操持經營,李青蘿是沒有這個意向了,他就抓了王語嫣來從頭教起,與其像原著裏那樣為了表哥去背全江湖的武功,還一一理解消化,十六歲就成了武功招式百科全書,去給人做“賢內助”,還不如省省精神把自己家的事收拾清楚。
王語嫣喪父後,性情沉靜了不少,不似年少時活潑跳脫,為了打理父親留下的家業,常在姑蘇居住,學了江南書香門第小姐的端雅儀态,只是比起養在深閨的嬌弱,她處世落落大方,文雅機變,在姑蘇一帶頗有才名。
李青蘿提起女兒,常常面帶感傷,說她秉性作風都像王霄和。
顧绛聞言發笑:“你看她面似霄和溫仁雅都,依我看,骨子裏更像你父親無崖子。蓋因她生來聰明過人,天賦超絕,若與世隔絕、養于閨中,還無自覺,但她少時便随王家的老家人打理山莊,見多了各行各業的人物,發覺人人都不如自己。雖然被你們教養得不錯,沒有高人一等的脾性,但怎麽會沒有傲氣在骨子裏?”
“入得她眼,萬般皆好,入不得眼,不屑一顧。”
顧绛對此十分了解,因為他自己年少時也是這樣的人,他在現代時上學總是跳級,不僅僅因為書本上的東西他學會了,更因為身邊的同學在他看來都心思幼稚,交流困難。
有的人孤僻是因為別人孤立他,有的人孤僻是因為他孤立了別人,顧绛年少時無疑就是後者。
而逍遙三老更是此類人的代表人物,他們眼裏也只看得到同門三人,數十載歲月見過多少人傑,卻都如過眼雲煙,正如李秋水在原著中說的那句“你們這些螢燭之光,也敢和日月相争麽”。
以此而論的話,儒雅癡性的段譽和一心向佛的虛竹雖繼承了逍遙派的武學,但比起這哥倆的溫潤無害,無崖子的這個外孫女才是深得他們逍遙派目下無塵的門派精髓。
如果按照原著進行,不出差錯的話,段譽在石像前叩首得李秋水的傳承,算是她的徒弟,虛竹給無崖子磕過頭,一身武學根基也源于他,是無崖子的徒弟。
這段譽身為大理王室,繼承了段家喜歡出家做和尚的秉性,底子裏向佛,虛竹更是個實打實的在家居士,他們雖然練逍遙派的武功,也各有師承,但根本就不了解也不認同逍遙派的思想理念,心中念的還是佛家那一套。
顧绛不會插手別人的機遇,可他受逍遙子明道之恩,當有回報。逍遙子傳下三個徒弟,就是為了繼承自己的道,顧绛不會讓逍遙派斷絕在自己的手裏。
正因如此,他一點都不指望段譽和虛竹。
逍遙子宗師人物,源自道家一脈,武學理念中自有大道,難道最後還要和佛家融為一體嗎?這和徹底失傳有什麽區別?
佛是佛,道是道,黑是黑,白是白,雖然可以互相借鑒,但終究不同。
人從不同立場度看待一件事,所得到的結論尚且不一,何況是以不同的思想出發?
大道之争,從沒有殊途同歸的說法。
顧绛管不到自己身後百年千年,但就在眼前的事,還是能管一管的,所以他選擇了王語嫣。
當然王語嫣自己也是喜歡習武的,尤其是在她父親去後,十歲的她希望自己能夠擁有更強的能力,可以去改變一些事。
從那時起,顧绛便教她逍遙派的道家精髓,以《北冥神功》打底,到了她十五歲時,更是把《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和《天山六陽掌》教給了她。
就顧绛估計,以王語嫣的天賦,等到她五十歲時,就可以上手《小無相功》,嘗試三種功法同修,如此堅持不懈,到了百餘歲時就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但這也只是可能,而且可能性很小。
王語嫣雖然天賦絕頂,但她在武道追求上的心性比起逍遙子、顧绛這樣的人,還是差上不少的,人各有所求,顧绛也不會在這點上苛求她一心向道。
顧绛心裏已經有了成算。
逍遙派的武功相對江湖上的那些武學來說,不僅十分挑剔天資,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需要強悍的內力做基礎,否則只會燒壞人的大腦和經脈,所以才會以《北冥神功》為基礎,吸取對手的內力來增厚自己的底蘊,從而登上能夠修習逍遙派更高深武學的臺階。
既然如此,反正他到了九十六歲時也必須離開這個世界,一身的功力又帶不走,他何妨像原著中那樣,把自己這些年修成的內力全部留給後人呢?
有他逍遙禦風大成之境的近百年內力打下根基,就算是個木頭腦袋也能給他墊到一定高度上去了,王語嫣總不會比虛竹還愣吧?
那顧绛這十幾年就真正昏了頭了。
作為顧绛的親傳,他離開後靈鹫宮肯定是要留給李青蘿母女的,到時候再讓王語嫣結合地下石洞的武功慢慢消化,哪怕只得幾分真意,也已足夠。
這樣一來,他算是為逍遙子留下一個靠譜的繼承人,保證逍遙派的思想和武道真意不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