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天 2

然而,關七是真心把雷損當做自己朋友的,所以他願意把妹妹托付給他,也從未因自己和小白之間的問題,遷怒于他。

雷損很會做人,他出身霹靂堂雷家,在這個江湖裏,雷家、溫家、唐家這三家的勢力是最為深厚且長盛不衰的,只不過比起用人不拘一格的唐家和內卷嚴重的溫家,雷家內部的等級森嚴,底層子弟想要獲得更多的權力是很難的,這導致雷家有一批出身不高、但極有才華的人離開本家外出闖蕩。

雷震雷是最先來到京師并創立六分半堂的人,雷陣雨和雷損是一起離開雷家到此投靠雷震雷的,他們之所以會離開雷家,正是因為本家限制了他們的野心,雷陣雨在奪權失敗後依舊想要挑戰關七這個京師第一高手來挽回自己的名聲,雷損怎麽可能只是個溫和風流的江湖客?

可他總能讓很多人都滿意,并施人以恩義,這是他的長處,是他能一步步奪得六分半堂大權的根基,因為有很多人支持他。

但誰都知道,京城是天子腳下,權力中心,藏龍卧虎,六分半堂能夠立足于此,也是霹靂堂默許的,算是雷家在不改變老規矩的前提下,給底層子弟的出路,也是雷家将影響力滲入京師的辦法,就像洛陽王溫晚之于溫家。

反倒是唯才是舉,甚至将外姓人都改姓唐的唐門,很少出現這種情況。

所以六分半堂如何,還有很大一部分要看它背後的雷家。

而且,京師既然是整個宋國的權利中心,那江湖上的勢力分布,終究逃不開朝堂上的權利鬥争。

六分半堂背後還有朝中權臣的支持。

前些年,正在春秋鼎盛的哲宗皇帝突然病逝,他那幾個子女也沒保住,這事兒在歷史上或許只是病弱的緣故,但在這個充滿陰謀的武俠世界裏,則完全是因為政治鬥争的緣故。

年僅二十五歲的哲宗聰明能幹,他對高太後、司馬光一黨的舊臣毫無好感,親政後驅逐舊黨,任用章惇為相,改革新政,穩定西夏,頗有一番作為,可圍繞王安石起的新政之争太過殘酷,章惇雖然已大權在握,行事難免也有過激時,他因高太後而遷怒她為皇帝娶的孟皇後,哲宗自己也一樣,所以皇後沒有穩定後宮的底氣,讓劉妃弄權。

兩宮不穩,皇帝的子嗣自然就遭了殃,無論是孟皇後所出的福慶公主,還是劉妃所出的皇子都沒保住性命,在哲宗暴斃後,也就沒有後繼之人了。

哲宗死後的皇位繼承,在顧绛所知的宋史中,是向太後一黨和章惇一黨的争鬥,章惇認為應該由哲宗一母同胞的弟弟簡王繼位,向太後卻更偏愛端王。

而在這個世界裏,摻和進這場皇位之争的還有諸葛正我、舒無戲這等江湖出身的公門高手,他們反對章惇的為人霸道,認為端王文雅,勝過病弱的簡王,于是和向太後一起扶持了端王上位,也就是現在的宋徽宗。

嗯,作為後世過來的人,不得不說這是一手爛到極致的棋,就因為章惇排斥異己,迫害過孟皇後,把持朝政,而扶了徽宗上位。

且不提這位赫赫有名的徽宗皇帝如何,就說繼承了王安石新政理念的權相章惇,章惇雖然被《宋史》列入奸臣,但他施行的政策有利國家,為相多年從未以親信用人,還平定了西夏之亂,比起他,這些攪擾的諸公又做過什麽利國利民的事情呢?

難道要等蔡京大權獨攬,他們才能真切感受到什麽是“奸臣”?

這中間還有一件十分可疑的事,關七身為京師最大的江湖組織首領,是知道一些的,關于哲宗暴斃當晚,有一個宮女抱着一個孩子出宮和盛鼎天相會,過了一陣子,盛鼎天就尋了由頭退隐歸家,連名姓都改了。

這個被抱出宮的孩子是誰?那宮女武藝不凡,還有哲宗的手令出宮門,以哲宗的聰明,真的沒有在兩黨争鬥時,暗藏下孩子嗎?

這事兒的背後又有多少人知情?

而且就在徽宗繼位半年後,向太後也突然死了,她死前把簡王召進宮,此後,簡王就開始與楚相玉往來,而那楚相玉因為才高,為徽宗不容,前一陣子剛死了全家,要知道,他還是徽宗的表弟呢,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也不知,一招下錯,促成了這等局面的衆人如今是怎麽想的。

但無論他們怎麽想,簡王趙似的想法已經世人皆知了,這白道裏的風起雲湧,又會卷起多少江湖路上的驚濤駭浪?

六分半堂又在其中如何站位,雷損選中的朝中盟友會是誰呢?

顧绛伸出手,接住屋檐下流瀉成線的雨水,一陣風來,将細密的雨絲撲在他身上。

他已經從飄搖的風雨中脫身多年,靈鹫宮、移花宮內,過的都是隐居修行的日子,那勾心鬥角、陰謀背叛的江湖生涯似乎已經離他很遠了,他可以選擇留在這座廟宇裏,外面的風風雨雨和他本無幹系。

此處的天山雖然已不是他曾居住的天山,但這天下何處不能是天山?

但既然天下無處不能是天山,又何懼再走入這風雨中呢?

——————

迷天盟的人驚訝地發現,自從那一日七聖主踏雨歸來後,就再也沒有出門了,大概是真正被溫小白的無情傷透了心,也不再去找她,反而給他們下了令去找離家未歸的關昭弟。

關七排行第七,當然也有關一、關二、關三乃至于關六,他的父親人很不好,生下了女兒後,還在想着繼續生男孩,明明已經有個七個兒子,所以給了她一個“招弟”的名字,還是關七把她的“招”改成了“昭”。

昭者,美好光明。

在關七的記憶裏,他的父兄都是渣滓,為人敗壞,也沒什麽本事,披着世家讀書人的風光表皮,其實繁華下都是肮髒算計,反而是在家中不受人關注待見的妹妹是個倔強的小姑娘,他時常照顧她,所以,當關七決定離家時,也只有他的小妹子抱着一個小小的包袱追上了他。

關昭弟對他說:“七哥不在,那個家也沒什麽值得我留戀的了,我願意追随七哥,天涯海角都去得!”

他們兄妹倆在江湖游歷了一段時間,最終關七選擇來到京城,因為他已經發現了這個國家、這個朝廷的局勢積重難返,總有一天不是遼國也是女真,亦或者還有西夏會踏碎滿地繁華,他希望自己能在京師這個政治中心建立起龐大的勢力,聯合正邪雙方,涉及黑白兩道,凝成一股力量,這樣萬一山河有變,至少能守住國家的中心。

可恰恰是因為他這樣的立場,在白道看來接納了太多有污點的人,在邪派看來,又偏向正義之士,根本無法融為一體,所以關七幹脆讓他們都蒙上臉,遮掩身形,這樣就沒有了過去、正邪之分。

要顧绛說,這統一所有人的想法幾乎不可能實現,隐瞞所有人的身份,更是會滋生太多陰暗之事。

但關昭弟卻真心佩服哥哥的英雄氣概,能将國之興亡放在自己身上,并真切地去做,而不是像很多江湖人那樣,有才的無智,有智的無才,有才有智的又少有這樣的氣魄,她願意為哥哥的事業傾盡全力,幫助他建功立業,聯合各方。

雖然她嫁給雷損後,多少被這個夫君哄得暈頭轉向了,但顧绛能理解她,她生來不被父母重視愛護,極度缺愛,哥哥又是個事業心重過家庭的人,她的生活中缺少溫情,所以才會被雷損拿捏,明知道丈夫別有用心,但于公于私都無法放棄。

顧绛知道,那個從深宅裏奔跑出來,因為被阻攔,在掙紮中鬓發散亂的瘦小女孩,如今多半是不在了,她若還活着,怎麽可能不來找她的哥哥?

可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他還是得讓他們去找的。

——————

這事被交給了五聖主呂破軍和六聖主張紛燕去做,迷天盟內有七位聖主,除了七聖主是關七自己,另外六人通常兩兩結伴,大聖主顏鶴發與二聖主闵進,三聖主鄧蒼生和四聖主任鬼神,以及呂張二人,他們都是關木旦的親信,素日裏彼此以兄弟相稱。

因關七自身的武功蓋世,這六位聖主往往以管理和才智見長,真說起武功,倒不算太出衆,但只要關七在一天,就不會有人輕易和迷天盟動武。

一人之威,以至于斯。

但同時,只要關七出了問題,整個迷天盟就不再值得畏懼,将一個囊括數萬人的龐大組織存亡都系于己身,是關木旦此人的自負和狂傲。

作為一個江湖人,他有如此天賦才能,當然可以自負自傲,但作為一個勢力的領袖,這無疑是完全不合格的。

顧绛一邊在紙上寫下給自己開的藥,一邊想着要怎麽着手整頓迷天盟,如今已是徽宗年間,北宋的氣數已經到了盡頭,新政的推行本意是要改變這一局面,但文人老爺們總是缺乏對底層百姓真實狀況的清晰認知,新政雖然富國,但确實傷民,以至于保守派的勢力一直很大,新舊兩黨圍繞改革背後的利益互相争鬥,排斥異己,反而促使了北宋的滅亡。

這點他和關七的看法是一樣的,北宋已經是一座破破爛爛的屋子,沒有一位雄主能刮骨療毒,震懾群臣,并活得夠長,能維持這些政策的推行、落實、生效,那這個王朝遲早要在內憂外患中崩塌。

偏偏這座屋子的主人不是一位鐵腕明君,而是道君皇帝,這才是火上澆油、雪上加霜。

不過眼下卻是個還不錯的時機,主要是遼國也陷入了亡國危機中,自身的衰敗和女真部落的崛起,使得這個曾雄踞北方的國家一日不如一日。

比起争奪京師,顧绛更想抓在手裏的,是因富庶而即将被趙佶君臣刮地三尺的江南,以及因遼國之亂而漸漸失去控制的燕雲之地。

京師雖然重要,但它重要的基礎是在一個國家穩定的政權上的,反之,天子失去對天下的控制,那京師反而會成為最大的靶子。

顧绛沒有心情和他們為了争奪一個城市搞什麽你來我往,也從未對徽宗皇帝寄予任何希望,指望他還不如指望遼國能振作一點,多抵擋金國一段時日。

目标雖然已經定下,要怎麽去做還得一步步實施。

首先他要做的,就是治好腦袋被炸的傷,然後再化解《先天破體無形劍氣》的反噬。

這門功夫實在是奇異,問世以來沒有任何人能修成,即便有修煉成功的,也很快就會斃命,而關七就喜歡挑戰這種其他人做不到的事,所以他一心鑽研《先天破體無形劍氣》,而且已經攻克了“無形劍氣”。

他因損傷大腦,影響神智,而無法達成“破體”,可大概是在為情所傷的情況下,不再本能地顧及自身,現在顧绛查看這具身體時,發現“破體”已經悄無聲息地度過了。

而這門武功最難的“後天”返“先天”,才是他失控的根源。

易書中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先天境界并非僅僅指人的狀态回到最本源的出生時,還要能與“天地”、“日月”、“四時”、“鬼神”相合。

先天之人,天不能違,後天之人,遵循天時。

這已經是以自身的力量去影響周圍環境自然了,顧绛在身為邀月時,也将将踏入這個境界,九層明玉功生生不息,只要身處自然環境裏,他的內力就永不斷絕。

正是因為達成了這樣的境界,他才在和燕南天的交手中,勝出一籌。

關木旦的底蘊卻不夠,他如今太年輕了,驚世之才教他能以飛快的速度達到普通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但他直線而行,根基不夠深厚,“返先天”時遭到了反噬,導致自身的狀态在往孩童的境況靠攏,時不時就大腦失智,變成一個孩子一樣的癡兒。

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幹脆瘋魔到底,借由這特殊的狀态去抵達“先天”,另一條是以《先天破體無形劍氣》的累積來正面突破武功境界,讓這毛病自然而然地消失。

顧绛不喜歡走捷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